上周,杭州又一個熱點樓盤開盤。這年頭,沒有萬人搶房,沒有凍資百億,都不好意思說是 “紅盤”。
150 多套房子,瞬間就有超過一萬多人報名。爲了限制人流,不得不把最低凍資金額提高到 250 萬。但這還是沒擋住熱情的群衆。
最終,審核機構經過重重淘汰,該項目的最終登記人數終于被砍到了一萬人以下:
9820 戶。
從一萬多人到 9820 人,是社長見過最殘酷的内卷了。
比如,一位購房者用了家裏 85 歲老太太的房票,凍資了 800 萬。審核後被駁回,原因是:
年齡太大。
另一位購房者也用的老人房票,因爲老人不到 65 歲,又無貸款記錄,他按照規定以首套房名義凍資了 250 萬。這也被駁回了,原因是需要二套凍資 500 萬。
凍資少了被駁回,凍資多了也不行。一位購房者反映,由于自己怕審核不通過,他将凍資金額從 250 萬提高到 500 萬。但還是被駁回了。
當然,有過征信逾期,逾期後還有過房貸;資料上傳完整的被駁回稱沒有上傳查房資料等。
還有位購房者,資料審核已經顯示通過了,又來了一則短信通知稱資料被駁回。
社長總結了下,被駁回的原因主要有兩類:一類是資料問題,比如戶口本拍的不完整、查房資料不完整等。另一類是凍資問題,比如首套房凍資的要按照二套凍資。
一些人是在搖号截止前幾分鍾才收到了被駁回的短信通知,幾乎沒有機會重新提交資料。
有購房者反映自己在 11 點 57 分,距離登記結束還有 3 分鍾時被駁回的。甚至有購房者在登記截止時間後收到了駁回通知,12 點 02 分甚至 12 點半,還不斷有人收到駁回通知。
登記資料被駁回的原因五花八門。社長打算把它們收集起來,寫一本:
杭州搖号登記避坑指南。
被駁回的人,很快組織了微信群。大家都在那裏遇到了不少熟人。
很多人決定來 “維權”,群主給大家整理了 12345、1818 黃金眼熱線等維權方式。
一位V新号備注是專業銀行貸款的人出現後,維權方陣被打亂了。群主在拉人進群時不明原因地 @了這位貸款中介人士,有購房者不滿:
貸款的事後面再說,大家現在都在維權,你湊什麽熱鬧。
緊接着,有人質疑群主,稱群主發的維權視頻裏自己上鏡了,他問群主,視頻可以打馬賽克嗎?
令人想不到的是,維權群内也開始内卷了。
一位購房者在群裏自曝自己是學.生票代持,問其他人都是什麽房票。話音剛落,群裏立馬有人聲讨:
學.生票就活該了,讓你炒房!
這句話讓不少群成員生氣了,立馬有人站出來回應,“學.生憑啥不能買,我本來就是學.生,大四馬上畢業了,不想租房,我又是杭州戶口”。
在學.生房票這件事情上,群裏立馬分裂成兩派。反對者說大學.生沒有還款能力,而支持者表示,大學.生父母有還款能力,可以全家合力貸。
接下來,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對立又暴露出來了。
起因是有人在群裏感歎,搖号搖了很多次搖不到:
外地人在杭州打拼容易嗎?
沒想到本地人也不樂意了,回複,本地人也搖不到。
有人在群裏呼喚新政,又是一片反對之聲,新政一旦出來,新房跟大部分人也就沒關系了,很多房票全部被限制掉。
接着,大家又開始圍攻資料被駁回後,來不及重新提交的人。
有人說,資料提交不了就别搖号了,影響别人的中簽率。提交不了資料的那批人被激怒了,指責對方自私。
群主三番五次出面吆喝讓大家回歸正題,但也隻能眼看着維權群成了内卷群。
被刷下來的人不開心,拿到搖号資格的也不開心。
搖号結果剛出,有人就發現,第 145 号選房者貌似有問題。他們還發現一個身份證号查出兩條不同搖号編碼、選房順序的記錄。福爾摩斯又開始打電話舉報。
入圍和未入圍的人都在打電話舉報,大概是今年杭州最黑色幽默的一件事了。
此外本文章皆屬于原創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!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jitula.com/11718.html
評論0